9月25日,湖北大学—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办“孔子学院日”打击乐音乐会。演出由圣保罗州立大学艺术学院打击乐团(Grupo PIAP)担纲,带来四部中国作品与四部巴西作品,呈现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
孔子学院巴方院长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教授表示,文化具有韧性和多样性,呼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而音乐会则展现了孔子学院通过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持续促进中巴友谊,并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包容的全球社区。

音乐会策展人兼导演卡洛斯·德·斯塔西教授介绍了当晚节目,这些音乐融合中巴文化元素并注重现场观众体验。他感谢孔子学院的支持,并邀请观众共同沉浸于音乐盛宴。
圣保罗州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葛拉谢拉·博斯特教授回顾了学院在推动中巴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特别致敬PIAP乐团创始人约翰·沃尔特斯教授及团队成员,并高度肯定了打击乐在两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副校长办公室顾问路易斯·费尔南多·罗林·德·阿尔梅达教授博士指出,孔子学院日的庆祝活动意义重大,本次由享誉巴西的PIAP乐团带来的演出令人难忘。他强调大学在文化发展和社会交流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向所有参与者致以问候。
圣保罗州立大学副校长劳尔·博尔赫斯·吉马朗伊斯教授指出,音乐会展现了大学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并强调PIAP乐团在国际文化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他祝愿孔子学院和PIAP乐团未来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双边处副主任庄苏强调,孔子学院是中巴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桥梁,推动两国人民加深理解与友谊。他表示,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巴关系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的音乐会格外特别,不仅首次在巴西上演了《丝绸之路》与《杂货狂欢节》,其中《秦王饮酒》的世界首演更成为全场焦点,引人瞩目。音乐会也生动体现了中巴两国在创作上的双向交流:巴西创作者在新作中融入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元素,而中国作曲家则从巴西狂欢节中汲取灵感,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中巴两国的作品交替上演,既展现了中国当代音乐的深厚内涵,也凸显了巴西打击乐的创新活力。整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中巴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两国作品在舞台上形成鲜明对话,共同见证了中巴友谊与文明互鉴的崭新高度。
(审稿人:蔡蕾)